
光影說書人
106-2 課程設計「光影說書人」
素養不是以學科來分類,
而根據是否能適應未來預想學生所需的能力,
歐盟 OECD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
提出了四個主要的素養指標分類:
素養指標分類: 1. 認知 、2. 人際 、3. 內在 、4. 科技 。
這堂生科課的主題設計,希望從觀察分析
關係規劃、科技運用
一直到故事傳達的理解溝通
預期建構完整的歷程學習
談到設計
設計時我們常會針對設計物進行拆解分析
比方咖啡杯=杯、把手、盤子
而這個課程也是從拆解開始
喜愛的故事A分哪些段落
這樣的架構跟故事B有和類似關係
然後針對兩故事的圖像做特質分析
建構故事C
設定關鍵場景的主題
觀察分析後,開始進行團體的分工分階段發揮
包含角色製造、場景規劃、事件的氛圍設計(燈光色彩控制)
但這堂課分析只佔20%、製造30%
最高的是行動操作的設計 50%
從故事開始、彷彿遊戲的關卡結束
思考+歷程+表現,一起加油 ^^
●設計思考點:
1.故事分析
2.關鍵點的角色行為事件與通電的關係
●數位技術:
0.illustrator資訊圖表繪製
1.雷切
2.3D建模
3.程式語法辨識
這個架構其實說難也是簡單
因為規劃比較多的時間放在學生討論可能性的發揮
所以慢速是努力的相互煎熬(搞的跟戀愛一樣)
我不認為在藝能科中,
學生依然要依靠閱讀或講授、觀看得知訊息
而是因為「做」了以後
討論方法是否得宜完整
是否有修正的空間
從反覆自我思考、處理中
從體感理解(講的像自我宗教)
操作規劃上是一個又一個的燃點
等待不同組別學生的選擇、拓展、發揮、選擇....
填鴨vs.有設計方法的教學
其實常是一線之隔
關鍵是學生能不能自主思考


Describe your image here

Describe your image here

Describe your image here